2.1 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
滑模系统组装前,根据工艺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一般外模采用P3015,内模采用P3012型钢模板,材料进场后要认真进行打磨,保证模板平整光滑,并刷好隔离剂,一般采用油性隔离剂。组装方案考虑在外模板内加内衬,材料为1m×1.55m X 1.5mm厚黑铁皮,组装时先组装外模,采用3块P3015加1块50×50方木的方式,方木用12螺栓与钢模板至少连接3点,从而使外模板形成闭合系统,然后开始加内衬,内衬采用上边焊、中间用螺栓连,两边用铁钉钉的方式,先把铁皮加工成L型,使上端可与模板上口挂住并点焊加固,铁皮两端每隔lOOmm钻孔,用铁钉钉入外模系统的方木上,铁钉要钉入方木使钉帽与铁皮平,以免滑升时划坏混凝土表面,最后,在距离模板上口lOOmm的位置用50 X 5的扁铁压住铁皮,在扁铁和模板上钻孔,用6mm 小螺栓连接扁铁和钢模板,螺栓间距150mm,刷好隔离剂,检查校正,无误后开始组装内模板。
2.2 改进模板与围圈的连接方式
采用直径10一l2废钢筋头直接连住模板并与围圈焊接,不再制作连接板,节省开支并且稳定性能可靠。
2.3 钢筋工程控制
加强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钢筋安装质量。(1)注重保护层的控制,在模板上焊接钢筋U形环,保证了筒仓钢筋不位移使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要求,以免因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2)每个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绑扎钢丝不得少于两圈,扎扣及尾端应朝向构件截面的内侧。
2.4 混凝土工程控制
2.4.1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随昼夜气温变化随时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和混凝土坍落度。(1)严格控制水泥质量,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强度的水泥。(2)严格控制粗骨料含泥量(≤1%)和泥块含量(≤0.5%)。(3)严格控制细骨料含泥量(≤3%)和泥块含量(≤1%)。四是严格控制泵送剂掺量(≤水泥掺量的1.5%)早强剂(≤水泥掺量的5% )。
2.4.2 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问,清水混凝土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长20~30s。
(2)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稳定,无泌水离析现象。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现场一般选择120mm~140mm坍落度。
(3)严格控制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逐车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有分层、离析现象。
(4)严格控制混凝土内早强剂掺量,在昼夜温差大时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相差不大。利用自制量具控制掺量的多少,温度低时掺量按配合比最大化百分比来控制。
2.4.3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1)清水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模板内清洁、无积水。
(2)严格控制分层浇筑间隔时间,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
(3)清水混凝土振捣应均匀,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严禁漏振、过振、欠振;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大于50mm。振捣时间以?昆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4)浇筑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差、风力对混凝土及平台的影响,采用浇灌流向法,即在浇灌混凝土时,宜从背阴面先浇筑,减少日照温差对混凝土出模强度的影响,而导致滑升模板系统向阴面倾斜风力三级以上时,混凝土浇灌从风向面开始,以减少风对平台倾斜和漂移的影响而导致仓体中心偏移。
(5)为减少日照不均对混凝土的影响,可采用遮阳法,即根据滑升施工平台的条件,在受日照影响最大180。范围内挂设草袋或帆布,降低筒仓顶的日照温差值。
(6)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
(7)滑模系统提升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用水浴法养护,即用高压水泵将地面上冷水经竖管送至筒体顶部环形水管,喷淋顶部混凝土仓体表面,以减少日照温差和刚浇捣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将温差值控制在10~C以下。
滑模系统组装前,根据工艺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一般外模采用P3015,内模采用P3012型钢模板,材料进场后要认真进行打磨,保证模板平整光滑,并刷好隔离剂,一般采用油性隔离剂。组装方案考虑在外模板内加内衬,材料为1m×1.55m X 1.5mm厚黑铁皮,组装时先组装外模,采用3块P3015加1块50×50方木的方式,方木用12螺栓与钢模板至少连接3点,从而使外模板形成闭合系统,然后开始加内衬,内衬采用上边焊、中间用螺栓连,两边用铁钉钉的方式,先把铁皮加工成L型,使上端可与模板上口挂住并点焊加固,铁皮两端每隔lOOmm钻孔,用铁钉钉入外模系统的方木上,铁钉要钉入方木使钉帽与铁皮平,以免滑升时划坏混凝土表面,最后,在距离模板上口lOOmm的位置用50 X 5的扁铁压住铁皮,在扁铁和模板上钻孔,用6mm 小螺栓连接扁铁和钢模板,螺栓间距150mm,刷好隔离剂,检查校正,无误后开始组装内模板。
2.2 改进模板与围圈的连接方式
采用直径10一l2废钢筋头直接连住模板并与围圈焊接,不再制作连接板,节省开支并且稳定性能可靠。
2.3 钢筋工程控制
加强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钢筋安装质量。(1)注重保护层的控制,在模板上焊接钢筋U形环,保证了筒仓钢筋不位移使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要求,以免因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2)每个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绑扎钢丝不得少于两圈,扎扣及尾端应朝向构件截面的内侧。
2.4 混凝土工程控制
2.4.1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随昼夜气温变化随时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和混凝土坍落度。(1)严格控制水泥质量,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强度的水泥。(2)严格控制粗骨料含泥量(≤1%)和泥块含量(≤0.5%)。(3)严格控制细骨料含泥量(≤3%)和泥块含量(≤1%)。四是严格控制泵送剂掺量(≤水泥掺量的1.5%)早强剂(≤水泥掺量的5% )。
2.4.2 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问,清水混凝土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长20~30s。
(2)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稳定,无泌水离析现象。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现场一般选择120mm~140mm坍落度。
(3)严格控制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逐车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有分层、离析现象。
(4)严格控制混凝土内早强剂掺量,在昼夜温差大时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相差不大。利用自制量具控制掺量的多少,温度低时掺量按配合比最大化百分比来控制。
2.4.3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1)清水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模板内清洁、无积水。
(2)严格控制分层浇筑间隔时间,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
(3)清水混凝土振捣应均匀,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严禁漏振、过振、欠振;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大于50mm。振捣时间以?昆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4)浇筑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差、风力对混凝土及平台的影响,采用浇灌流向法,即在浇灌混凝土时,宜从背阴面先浇筑,减少日照温差对混凝土出模强度的影响,而导致滑升模板系统向阴面倾斜风力三级以上时,混凝土浇灌从风向面开始,以减少风对平台倾斜和漂移的影响而导致仓体中心偏移。
(5)为减少日照不均对混凝土的影响,可采用遮阳法,即根据滑升施工平台的条件,在受日照影响最大180。范围内挂设草袋或帆布,降低筒仓顶的日照温差值。
(6)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
(7)滑模系统提升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用水浴法养护,即用高压水泵将地面上冷水经竖管送至筒体顶部环形水管,喷淋顶部混凝土仓体表面,以减少日照温差和刚浇捣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将温差值控制在10~C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