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及其危害
由于黄土土壤中的粉粒含量相对较大,且黄土无层理,具有很强的湿陷性,容易被水分溶蚀,因而黄土地区路基较容易产生病害,最常见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因雨水溶蚀造成的路基失稳,路基边坡面剥落,因地基浸水造成的承载力下降等等,上述病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导致沥青面层开裂,严重影响通行车辆的驾驶安全和行车舒适度。
2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及其危害
( 1) 硫酸盐渍土。由于路基中土壤盐分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会引起土体密度变低,从而造成路基表面松散、边坡变形、路肩疏松,更有甚者当路基中硫酸盐成分过多时会直接侵害公路面层,造成路面破裂、鼓包等病害;
( 2) 氯盐渍土。这种土壤的湿陷性较强,遇雨水、地表水等容易溶解,从而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甚至坍塌等危害; ( 3) 碳酸盐渍土。碳酸盐渍土具有较强的黏附性,当遇地表水或雨水冲刷时,稳定性变差,常常会造成路面泥泞的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3 山区公路路基病害及其危害
( 1) 坍塌。坍塌的产生原因多为开挖路堑边坡过陡,这种病害通常会引起路基变形,从而影响路面平整度,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性; ( 2) 崩塌。暴雨过后,因雨水渗入岩石,使其软化松动,从而稳定性变差产生崩塌,此外,爆破施工、地震、岩层风化等因素也有可能引起崩塌,崩塌会对路面、路基造成严重的损坏; ( 3) 滑坡。滑坡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但一般都与岩层构造、土质、水文条件等因素有关,山体滑坡通常会直接造成交通中断,且为公路维护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4) 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地带的特殊洪流,一旦发生通常会对山区公路造成毁灭性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