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及施工前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优化原材料配比
在公路与桥梁设计、施工前,应根据公路与桥梁的结构要求,选择符合公路与桥梁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合格的水泥,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同时,就注意选择质量合格的钢筋、砂、石等原材料,并且根据公路与桥梁标准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掺合物和添加剂,并设计控制好相应的混合比例。
2 公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控制
(1)通过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者塑化剂等措施来减少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水泥硬化所释放出来的水化热,达到控制施工温度的目的。
(2)在炎热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减小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表面进行散热。同时,为了减小由于环境温度升高,造成公路与桥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温度强力,应在公路与桥梁混凝土表面铺盖一层覆盖物,通过对覆盖物浇水等措施来控制其表面温度,减小表面温度与结构内部温差过大、结构内部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裂变。
(3)在寒冷的季节施工时,应在公路与桥梁混凝土表面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以控制其表面温度,减小公路与桥梁混凝土结构内部与表面温差。
(4)在公路与桥梁内部铺设冷却管,通过水循环进行降温。公路与桥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将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其结构内部温度过大。如果预先铺设好冷却管,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立即通水循环冷却,从而控制施工温度对公路与桥梁裂变的影响。当然,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其它性能,后期必须对冷却管进行注浆和压浆工作。
(5)合理规划拆模时间,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聚变现象的发生。
3 改善公路与桥梁混凝土的约束条件
(1)对公路与桥梁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分块。当环境气温发生变化时,公路与桥梁混凝土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温度变化,产生形变,此时,如果设计、施工过程中对公路与桥梁进行了合理的分块,给混凝土留下足够的热胀冷缩的空间,将会大大减小公路与桥梁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应力,从而减小温度应力对其的影响,防止裂变的发生。
(2)避免公路与桥梁的路基过大的起伏。平整的路基,能够使公路与桥梁的混凝土具有更大的抗裂能力,过大的起伏将减小混凝土的抗约束力,从而容易产生裂变。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侧面长期暴露和存在过大的高差[3]。此外,为了保证公路与桥梁的工程质量,提高公路与桥梁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公路与桥梁进行后期养护,以防止表面干缩产生裂变。公路与桥梁的裂变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裂缝,将难以修复至其原有的性能。